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详情

1000万千瓦储能潜力释放!西北储能论坛圆满收官,详解甘肃市场机遇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5-07-26 09:21:30

7月24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新能源智能制造与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指导,碳索储能网主办的“西北新型储能与电力市场发展论坛”在甘肃兰州成功举办。论坛围绕西北地区电力市场特点与政策红利、发展潜力、实践案例等内容开展讨论,为储能从业者抢占新能源高占比的电力市场高地提供了参考,指明了方向。

论坛伊始,碳索储能网创始人、CEO李何燕致辞。她表示,在西北地区新能源和新型储能装机量攀升背景下,储能产业正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跨越,建议从业者深入了解当地市场情况与需求,实现技术与服务的提升,行业携手为能源转型与统一电力市场构建贡献力量。

碳索储能网创始人、CEO李何燕

在主题分享环节,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中心副主任刘坚以《新形势下储能发展机遇与挑战》为题分享。他提出,储能产业作为发展最快的“新三样”产业,装机量较“十四五”初期实现了20多倍的增长。从业者在充分享受政策利好的同时,对其背后的隐藏的挑战要早准备,一是新能源渗透率提升,会带来电力系统成本(包括建设、并网、调控成本)的提升,未来市场会需要成本更低的调节系统。二是2022年起,产能扩张,利用率下降,储能设备投用后要产生效益,必须提升运营能力。同时,虽然目前一些省份的容量补偿机制几乎可覆盖投资成本,也要关注政策的不确定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中心副主任刘坚

随后,国家能源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特邀专家、高级经济师赵克斌带来《新能源高占比电力市场实践与启示》主题报告。赵克斌指出新能源高占比电力市场有两大亮点:一是电价主要由市场调节,在新能源高占比地区,储能系统调控作用巨大;二是新能源全部市场化,能源转型成效显著。他同时提到,甘肃发电装机结构深度调整下政策仍需完善,新能源增长短期对火电形成冲击但也极大助力行业转型。

国家能源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特邀专家、高级经济师赵克斌

甘肃新能源协会会长李世民作《光伏配储的市场驱动机制》报告,他认为136号文件取消强制配储、推行自愿配储是储能市场发展的原动力,将为储能产业带来更宽广的市场空间。并强调,在市场化机制下,储能发展需突破三大瓶颈:技术上提升电池安全性与寿命;政策上明确储能电站合法地位;市场上完善交易机制。

甘肃新能源协会会长李世民

天合光能中国区战略市场经理项春晖的分享主题是《电力市场化时代,天合智慧光储实践与应用发展》。天合光能的储能系统累计出货量已超过10GWh,应用区域覆盖6大洲,项春晖介绍,针对西北市场的气候特点与能源特点,天合光能针对性地在安全性、能量密度与循环次数方面实现技术升级,并结合沙戈荒特征推出产品与解决方案,包括跟踪支架调整早中晚不同时段发电量,实现电量差最大,跟踪天气变化保护设备等设计。

天合光能中国区战略市场经理项春晖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储能副总经理刘洋分享了阿特斯在甘肃负责项目的收益,带来主题为《储能电站参与甘肃电力现货市场实践与海外模式借鉴》分享。他分享了阿特斯在甘肃的四个代表案例,类型分别为共享储能、光伏配储、独立储能,总容量达到2305MWh,全部由阿特斯提供产品、装配和运营。2024年,储能电站出清调峰收益6021.6万元,调频辅助服务收益则达到177752.5万元。刘洋说,政策中要求“三次非停扣减当月收益”,企业一定要关注系统的稳定性,当然,针对西北地区也要做好热管理系统。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储能副总经理刘洋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西部技术总监从胜友带来《储能与电力市场同行,创造更多价值》主题报告,多年来,南都电源深耕甘肃市场,从胜友认为,甘肃电力市场政策持续优化,推动储能从配套角色向市场主体转变,与电力市场形成良性互动,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修炼内功,如拓展获利渠道、提高交付能力、实现技术创新适配市场需求等。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西部技术总监从胜友

在下午的论坛上,甘肃省水电设计院新能源院副院长王菲菲带来《开启能源新时代甘肃加快推进能源强省建设》主题分享。王菲菲介绍,得益于省内优渥的风光资源、土地资源与电网情况,自2008年开始建设,如今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省内支柱产业,2024年,全省引进配套产业165个,完成投资1600亿元。王菲菲介绍,根据省内能源发展规划,预计到“十五五”末期,全省新能源装机量预计8000万千瓦,储能1000万千瓦,并将重点布局三大板块,包括河西走廊新能源基地、陇东和东南部的多能互补基地、中部和中南部能源融合创新区。

甘肃省水电设计院新能源院副院长王菲菲

随后,兰州交通大学天佑副教授、甘肃省储能技术中心副主任曹文炅发表《大型储能电站常见隐患及安全建议》主题分享。他围绕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问题,分析国内外事故案例,提出系统集成与运行管控建议进行了分享。他表示,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问题是系统工程,并非单一因素所致,主要包括电池本体问题、外部诱因、运行环境条件以及整体管理系统等因素构成。此外,他还介绍了团队在系统集成、热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研发。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副教授、甘肃省储能技术中心副主任曹文炅

随后,国家电网公司工程技术专家、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科技部二级职员王维洲以《现货市场中储能消纳新能源——甘肃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围绕甘肃新能源、储能发展,新型电力系统项目成果及政策影响等内容进行分享。他提到,容量电价的出台使储能的收益形式更加多样,肯定了储能的调节功能,有利于储能企业的经营活动与收益获取。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科技部二级职员王维洲

随后,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经理张超发表《新型电力系统光储大基地关键技术及应用探索》主题分享。他围绕新能源大基地现状,光伏、储能关键技术探索,科华创新应用实践进行分享。据张超介绍,科华数能储能全球装机量达30GW+/12GWh+。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经理张超

随后,北京西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牛强带来《数据驱动安全—AI赋能储能电站安全运行应用实践》主题分享。据介绍,该公司的基于大模型底座的主动安全预警管理系统,具备多项功能。包括适应复杂工况的储能电池健康状态在线评估、提前若干周进行安全隐患评估识别、提前几十至几百小时实现早期故障预警、提前15分钟以上开展热失控预警,以及应用DeepSeek大模型进行深度故障诊断并生成智能主动运维策略等。

北京西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牛强

随后,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站事业部副总经理郭凯发表《储能资产价值提升解决方案》主题分享。郭凯对储能资产运营经验,对行业挑战进行了分享与分析。同时,还向大家介绍了海博思创的运营优势、提升收益策略及售后服务等内容。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站事业部副总经理郭凯

圆桌对话环节由李何燕主持,赵克斌、曹文炅、项春晖、刘洋、郭凯共同参与,各位嘉宾从储能收益、储能安全性与光储融合等角度发表见解,嘉宾表示,市场变化很快,目前来讲,从业者要积极顺应市场的需求,推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产品,并关注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温馨提示:小伙伴若想了解论坛嘉宾演讲的详细内容,可关注碳索储能视频号,或登录碳索新能小程序,观看论坛直播回放。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726/50004775.html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氢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氢能网或碳索氢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氢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