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详情

氢能自行车推广提速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3-08-29 09:16:22

▲图为云南丽江市民和游客参与氢能自行车公益骑行活动。永安行/供图

“第一次体验氢能单车,起步蹬两圈后,车子就很快前进了。相比普通自行车,根本不怎么用力,骑起来特别轻松。”2023年丽江氢能自行车投放仪式暨公益骑行活动日前在云南丽江举行,500辆氢能自行车首次亮相丽江,市民王先生分享了自己骑行氢能自行车的感受。

丽江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表示,丽江率先在云南省推出氢能自行车应用场景,展示了“零碳氢旅”新理念,既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带头落实“双碳”目标的具体实践,也是绿色低碳出行、惠及广大民生、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除了丽江,北京、上海、苏州等城市也已投放氢能自行车。那么,氢能自行车的安全性如何?成本是否能让消费者接受?未来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如何?

固态储氢和数字管理护航安全

氢能自行车以氢气为能源,主要通过氢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将氢气与氧气结合产生电能,提供骑行辅助动力的共享交通工具。作为一种零碳环保、智能便捷的交通工具,其在减少城市污染、缓解交通压力、促进城市能源结构转型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运营方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继胜介绍,丽江市此次投放的氢能自行车助力最高时速23千米/小时,0.39升的固态氢能电池续航40-50公里,采用低压储氢技术,充放氢压力低、储氢量小,人工换氢仅需5秒钟完成。

氢能自行车安全吗?孙继胜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氢能自行车上的氢能棒采用低压固态储氢技术,不仅安全、储氢量大,而且内部平衡压力低。目前,该氢能棒已通过火烧、高空抛落、撞击等实验,安全性强。”

“此外,我们搭建的氢能数字管理平台将会对每辆车内的储氢器进行实时数据追踪及数字化管理,24小时监测氢气使用情况。每个储氢器换氢时,系统都将进行全面的质量安全检测,为用户安全出行护航。”孙继胜补充说。

购置成本为纯电动单车的2-3倍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市民在使用上述氢能自行车时,只需下载“永安行”APP注册,并购买丽江氢能车次卡,扫描车身二维码,即可一键租车。骑行结束时,在规划的停车点进行还车点击APP“结束行程”即可还车。这与目前的共享单车是一种租用模式。

据孙继胜介绍,本次丽江氢能自行车收费标准为3元/20分钟,20分钟骑行结束后,每10分钟计费为1元,每日封顶消费20元。《中国能源报》记者注意到,这个收费标准与目前在丽江投放的共享电单车收费标准相当。

多名消费者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可以接受共享形式的氢能自行车收费标准。北京市民姜先生说:“偶尔使用共享氢能自行车,我还挺乐意,但要让我自己买一辆氢能自行车,会考虑考虑。”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氢能自行车配套微型制充氢一体机的单价在1万元左右,是纯电动单车的2-3倍。现阶段看,其价格高昂且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很难在普通消费市场取得突破。“一方面是购车成本,另一方面就是用氢成本。”隆众资讯氢能产业分析师滕翔分析称。

滕翔表示,从某种角度讲,企业研发成本比较高,如果没有技术和成本上的回本,是不可持续的。“企业可以少盈利,但是不能不盈利,这需要产业链一个正向的反馈。”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氢能自行车要实现市场化发展,需要氢能企业设计出一套可行的商业运营模式,充分利用氢能自行车在续航、补能、综合用能成本、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条件,缩短氢能两轮车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推广应用优势明显

氢能自行车寿命和燃料电池的寿命大概为5年,燃料电池寿命结束后还可回收再利用,且材料回收利用率可达80%以上。氢能自行车在使用过程中零碳排放,而且氢燃料电池制造前和寿命结束后的回收利用都属于低碳产业,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原则和理念。那么,氢能自行车未来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如何?

“预计今年8月31日前,我们还将在丽江古城追加2000辆氢能自行车投放,不久的将来,市民及游客就可在上述景区周边租赁车辆。同时,客运站、商超广场、居民生活区域站点也在积极建设。”谈及未来发展,孙继胜说,下一步,永安行将依托丽江丰富的能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在打造以“氢生活”为主的应用场景和装备制造等方面,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打造丽江市光氢制用一体化的循环发展,实现氢能服务在全国推广应用。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相关研究人士指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交通工具效能的要求,氢能自行车市场前景广阔。

对此,滕翔表示认同:“尽管这个行业目前还在发展初期,但氢能自行车的前景是可观的。”他分析称,首先,氢能自行车具有全生命周期零排放特点,符合现代社会对环保交通的需求。其次,氢能自行车续航里程较长,可以满足人们远距离出行需求。此外,氢能自行车在低温条件下也能迅速启动,尤其在北方地区的一些低温场景下优势更明显。

责任编辑:zhangxinyu

碳索氢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氢能网或碳索氢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氢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