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详情

1亿美元!吉利旗下醇氢科技完成首轮融资

来源:氢能网整理 发布时间:2024-01-30 08:46:19

从新能源汽车领域闯入氢醇能源领域,吉利朝着氢能风口跑步前进。仅在最近两周,吉利在绿色甲醇业务传来三大喜讯。

1月16日,吉利控股集团、运达能源科技集团等与邯郸市签约百万吨绿色甲醇制备示范区项目;1月18日,由吉利集团旗下内蒙古液态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全球首个亿吨级液态阳光绿色甲醇制造项目获批。

1月29日,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醇氢科技宣布完成首轮融资,融资金额1亿美元。

醇氢科技首轮融资引入多家战略投资者和知名投资机构,投前估值10亿美元。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持续研发投入和绿色甲醇运力生态建设,进一步提升醇氢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据介绍,醇氢科技以醇氢电动技术为核心,研发、制造、销售醇氢能源新一代电动汽车,开发、应用绿色甲醇制备新技术,布局甲醇能源加注保障体系,通过醇、车、货、站、金融等一体化设计,构建多元化绿色甲醇运力生态,助力甲醇商用车快速推广应用。

首轮融资的完成,标志着醇氢科技“1.2.3.3”的生态战略已完成资本市场从0到1的架构搭建,醇氢生态上下游战略协作产业联盟已初步形成,未来将在资本与产品两个市场的协同发展基础上,全面加速醇氢生态产业布局。

醇氢科技“1.2.3.3”生态战略中,“1”是指以车辆推广为核心,“2”是指围绕资本与产品市场双轮驱动,第一个“3”是指绿醇制备、甲醇加注、醇电汽车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第二个“3”是指能源开发方面采取绿色甲醇三步走,最终实现打造万亿级价值的中国特色绿色生态产业链。

近年来,吉利朝着氢能风口逐步推进,相关布局情况如下:

2014年,吉利集团与科力远签订合资协议,携手成立CHS公司,彼时吉利就与“氢”结下了不解之缘。2019年底,吉利科技已经接过华普汽车和吉利控股所持的公司股权,成为持有公司11.1%股份的第二大股东。据了解,科力远创建于1998年,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民用泡沫镍(镍氢电池原材料之一)、钢带(镍氢电池原材料之一)、镍氢民用电池等公司传统产品,公司战略转型后聚焦于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的主轴业务。

2018年5月,吉利汽车发布了新能源动力系统“智擎”,涵盖纯电技术、混动技术、替代燃料以及氢燃料电池等四大技术路径,致力于成为全球新能源节能技术引领者和普及者。彼时,吉利称在氢燃料电池技术方面,预计吉利将于2025年推出采用氢燃料电池的量产车型。

2019年,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两会提案中就围绕着推动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普及进行了建议。5月29日,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在北京发布两款新型客车:氢燃料电池公交客车F12和纯电动城间客车C11。并于2020年7月拿下山东淄博氢能公交大单,2022年底吉利再次中标马鞍山14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订单。

2020上半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客车的生产量TOP5车企中吉利商用车上榜,其余四家分别为五龙汽车、厦门金旅、飞驰汽车、南京金龙。五家企业共生产氢燃料电池客车478辆,占上半年氢燃料电池客车生产总量的87.07%。

2020年11月2日,吉利新能源商用车与众宇动力签约,双方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设计、应用及产业化、氢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开发及试验、车型示范及市场推广应用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氢燃料汽车产业布局。

2021年7月5日,吉利与上海轻程签订1200台燃料电池轻卡订单。

2021年7月14日,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与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研发、应用领域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手。

2022年6月21日,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新增对外投资,新增投资企业为浙江远程醇氢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投资比例100%。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

2022年6月30日,全球首款甲醇混合动力轿车——吉利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上市,与吉利完全正向研发的远程甲醇重卡在贵阳同步交付。

2023年2月,由吉利控股集团投资参与建设的全球首个十万吨级绿色甲醇工厂投产,这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绿色甲醇工厂。

2023年3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与吴忠市“对话”如何推进30万吨/年绿色低碳甲醇项目。吴忠市通达煤化工有限公司拟与吉利集团合作,建设30万吨/年绿色低碳甲醇项目。

2023年12月,由醇氢科技参与出资的内蒙古液态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阿拉善注册成立。

2024年1月16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与多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绿色甲醇制备项目,推动甲醇加注、输配、存储、贸易体系建设和清洁能源车辆推广应用。

责任编辑:zhangxinyu

碳索氢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氢能网或碳索氢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氢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