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详情

安徽“储能”正在崛起

来源:储能 发布时间:2025-08-19 08:56:29

7月31日,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37.5MW/75.225MWh用户侧储能电站正式并网投运。

该项目是滁州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用户侧储能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

项目设计每天可完成“两充两放”,预计年放电量可达4000万kWh,通过峰谷差价套利可每年为企业创造超过2000万元经济效益,并将在缓解电网负荷压力、保障夏季电力供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能快速从图纸变为现实,离不开电力服务的“加速度”。从项目对接伊始,国网来安供电公司便主动开辟绿色办电通道,组建专项服务团队全程跟进。原本需要一周以上的接入系统方案编制,仅用2个工作日就高效完成,精简的流程、压缩的时限,让企业真切感受到“电力服务跑在项目前面”的便捷。

“这个项目的投运,标志着滁州在用户侧储能应用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来安县发改委副主任潘杰表示,该项目将改变着传统的电网调节方式,满负荷运行时,可削减区域电网峰值负荷约37MW,这相当于减少了一个中型乡镇的用电负荷。这种“用户侧储能+电网调节”的新模式,既为电网“减负”,缓解了投资压力,更让源网荷储实现了高效协同互动。

在潘杰看来,项目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收益上,借助峰谷电价差套利,预计每年能为企业带来超2000万元的收益;电网调节上,它像个“智能充电宝”,低谷时“吸电”储能,高峰时“放电”补位;环保账更是亮眼: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约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相当于种下17万棵树,为能源绿色转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6月,安徽天大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5MW/3.135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在安徽省滁州天长正式开工建设。

项目建成后,通过分时电价管理,客户企业15年总收益可达200多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实际上,在新能源赛道上,光伏产业已成为滁州的首位产业,而储能产业也将占据更重要位置。

近年来,储能赛道吸引了众多企业涌入,滁州也不例外。在滁州打造“勇当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第一城”的蓝图上,天合储能亦是点睛之笔。

天合储能滁州基地于2023年投产,总投资45亿元,占地面积约343亩,一期规划产能为12GWh。

从破土动工到全面达产,天合储能仅用9个月。如今,在这座超级工厂内,全球首个单仓容量达5MWh的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正以2.5小时/台的速度下线,展现了“天合速度”与“滁州速度”。

目前天合储能正以年产28GWh储能锂电池的规模加速发展。

无独有偶,2023年力神滁州基地一期投产。

滁州力神为国内最大的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和智慧工业园区,总投资201亿元,总规划用地面积1597亩,规划年产能达48GWh。一期项目总投资65亿元,占地近500亩,建设年产能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合计共22GWh。

近日,国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在储能电池全产业链布局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公司坐落于滁州市定远合作产业园,总占地面积达到352亩,并规划出15.5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在一期项目中,7GWh储能电池的智能制造工厂已在2023年3月启动建设,并在短短的几个月后的12月即建成投产。

这个总投资97亿元的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年产21GWh储能(动力)电池,年产值超150亿元。

6月24日,全市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链工作推进会在滁召开。

市委书记、市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链链长吴劲出席会议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书记梁言顺来滁调研讲话要求,坚定信心、政产协同、以企观政,持续推动滁州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吴劲强调,要强链延链、政产协同。锚定“打造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第一城”目标,加强政策引导,强化金融赋能,推进本地产业链供需对接,创新应用场景,推动光储产业规模、质量、速度协同发力往前赶,加快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未来,依托光伏电池、组件、玻璃和储能电池、系统等全产业链优势,滁州持续擦亮光储产业这一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819/50006375.html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氢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氢能网或碳索氢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氢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