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详情

中石化与蒂森克虏伯签约 聚焦绿氢制取与应用

来源:索比氢能网整理 发布时间:2022-11-07 10:14:58

11月4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当天,蒂森克虏伯与中国石化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在全球低碳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下,双方将在氢能领域进一步加深合作,建立更为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蒂森克虏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高岩博士与中国石化集团发展计划部副总经理兼新能源办公室主任刘会友签署了协议。
 
签署协议现场
右:蒂森克虏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高岩博士
左:中国石化集团发展计划部副总经理兼新能源办公室主任刘会友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氢能的技术发展、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提升氢能上下游的协同和经济性,通过示范项目探索大规模、高效率的绿氢应用和供给体系,共同促进氢能生产和应用的相关标准制氢,加强国际合作,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蒂森克虏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高岩博士表示:“中石化提出的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愿景的目标,与蒂森克虏伯积极承担气候保护责任,致力于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的目标高度契合。此次,我们非常高兴能与中国石化加强合作关系,进一步推动氢能上下游的协同,为氢能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国石化集团发展计划部副总经理兼新能源办公室主任刘会友表示:“中国石化和蒂森克虏伯都看到了氢能在绿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中国石化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在该领域世界领先的企业,共同加快推进氢能在中国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展现大国重器的责任担当。”

绿色氢能是能源、工业向可持续脱碳转型的关键,它是面向未来的重要能源载体和清洁原料,在通往更可持续的道路上将发挥决定性作用。蒂森克虏伯是目前全球少数能提供吉瓦级氢能生产技术的供应商之一,在水电解制氢和氯碱电解技术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致力于大规模、高效率地工业化生产绿氢,助力客户“氢”装上阵,实现净零排放,打造零碳产业。


中石化近期氢能动作一览

10月10日,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投料开车并生产出合格产品。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计划于2024年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共达到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大丝束碳纤维产能。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家碳纤维市场总需求量大概在6万吨,国产的供应量接近3万吨,但一些关键的品种、高端产品如大丝束碳纤维主要是以进口为主。

9月29日,中国石化燃料油公司在广州南沙港为我国首艘自主研发建造的甲醇双燃料船舶首航加注90吨甲醇燃料,成为我国第一个开展甲醇燃料加注作业的船燃供应企业,为我国航运业新能源加注提供了成功经验。

该船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自主研发建造的4.99万吨甲醇双燃料化学品/成品油船首制船,配备了世界领先的甲醇双燃料驱动系统,可采用燃油、燃油水合物、甲醇、甲醇水合物4种燃料模式驱动,能够控制燃烧状态以降低废气排放,无需安装废气处理系统即可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最高等级排放要求,最高可减少75%的碳排放。

9月8日,嘉兴港区滨海大道加氢站正式投入运营,据了解,嘉兴港区滨海大道加氢站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由嘉兴滨海集团与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分公司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负责经营管理。这也是中国石化首座批零兼营“五位一体”综合能源服务站。

9月2日,中国石化发布实施氢能中长期发展战略,加快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远期力争成为世界领先氢能公司的发展目标。公司将按照“加氢引领、绿氢示范、双轮驱动、助力减碳”的思路,聚焦氢能交通和绿氢炼化两大领域,大力发展氢能一体化业务,引领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根据中国石化氢能中长期发展战略,公司将以打造规模最大、科技领先、管理一流的“中国第一氢能公司”为目标,围绕氢能交通、绿氢炼化两大领域积极推进产业示范,从三个方面发展氢能业务。
责任编辑:yangqingshan

碳索氢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氢能网或碳索氢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氢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