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海上可再生能源进行电解海水制氢被科学家认定为未来获取“绿氢”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伟大目标助力。但是,海上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光伏、潮汐能等)具有波动性强、环境苛刻等特点,加之海水体系含有大量的Cl-以及其他细菌微生物等,需进一步提升电极材料。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氢能实验室针对发展海水电解制氢工业电流密度工况对阴极的高要求,开发了一种实用、成本低廉、可规模化放大的阴极,在工业电流密度下可以长时间、稳定地进行海水电解制氢。研究提出了一种易重复、可放大、易批量生产的浸泡-电沉积法,用于合成尺寸达到10*10 cm2的Cu2S@NiS@Ni/NiMo阴极。复合阴极在碱性模拟海水和碱性海水中,电流密度达到1000 mA cm-2仅需要190mV和250mV的过电位。同时,超疏气的纳米阵列结构加速了气体产物的脱离,确保大电流工况下活性位点的稳定性。同时,在模拟新能源供电的波动测试中,电极在1500小时的运行中依然可以保持稳定。
图1大尺寸、高稳定阴极结构、活性示意图
6月2日,从中国工程院获悉,经中国工程院专家组现场考察后确认,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获得成功。
通过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直接制氢,并结合海上风力发电技术,未来将会改变全球的能源开发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