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详情

常温常压下实现固态储氢 上海交大绿氢研究传出好消息

来源:中国环境 发布时间:2023-08-31 10:34:48

氢能源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二次能源,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但如何存储运输一直是阻碍其广泛应用的大难题,车载氢燃料电池还曾一度被视作“定时炸弹”。记者日前获悉,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主任丁文江团队以成功实现在常温常压下固态储氢,据预测,技术成功广泛运用后,将助力国内氢能源爆发出巨大潜能。

固态储氢,前程在“镁”。本次固态储氢技术的突破方向就是对镁合金材料的运用上。据介绍,丁文江以研究轻金属为主,1983年开始研究镁,他在交大创建了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后,他的团队甚至让镁材料上了天,应用于我国航天工程。但因镁的性质非常活泼,当被磨得很细时就变得易燃易爆,为此,研究团队尝试使用多种气体进行安全性保护,却都未获成功。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团队找到了看似“脾气”相像的氢。没想到,这两者通过一定反应合体后,反而能够相安无事。由此,通常气态或被液化的氢气,也能被储存在镁合金材料中进行长距离运输。相比气态和液态储氢的传统方法,这样不仅可在常温、常压下完成储运,而且安全性更强、容量更大、密度更高。

据了解,金属氢化物储氢在国外已进入示范应用阶段,而国内还在商业化探索阶段,在这方面,丁文江团队处于领跑地位。当然,不论固态、气态还是液态等的氢,通过加氢站进入用气终端——氢燃料电池车辆等,才能顺利来到整条氢产业链的下游。因而,在当前实现固体介质上储氢操作方便的基础上,后期还要临前端加氢、后端脱氢的工艺和成本优化。按“制—储—运—加”四大环节。

对于氢能源的应用前景,上海交大特聘教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助理、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易培云表示,正是以零排放的氢燃料电池为突破口,目前全球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6.7万辆,中国约1.3万辆,预计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将超过1000万辆,中国则将超过200万辆。当到2050年时,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年产量预计达520万辆,加之锂电池车等新能源车,传统燃油车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一个碳中和的氢能社会将全面建成。

责任编辑:zhangxinyu

碳索氢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氢能网或碳索氢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氢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