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访谈录
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氢能头条

独角兽重启IPO,氢能企业上市潮还要多久?

2023-09-21 10:01:57
作者:0来源:0
分享到: 

据证监会网站消息,9月13日,东岳氢能进行IPO辅导备案,开启上市之旅。

据了解,东岳氢能是国内最早一批布局质子交换膜的企业,已投产150万平米燃料电池膜一期项目,是国内首家实现燃料电池质子膜规模化量产的公司。

同时,凭借技术上的优势,东岳氢能也是唯一一家同时进入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企业,并在今年6月,以10亿美元估值成功入列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3》名单。

即使这样,本次IPO辅导备案,却不是东岳氢能首次冲击IPO。

早在2020年10月,东岳氢能便与中信建投签署IPO辅导协议,经过8期辅导,并于2022年5月完成辅导工作。但在2022年7月,由于股东发生股权变动,东岳氢能首次冲击IPO无果而终。

然而,不如意的何止东岳氢能一家,这两年多家氢企业上市铩羽。这次东岳氢能卷土重来,引人关注。

多家氢能企业面临上市困难

此前,亿华通、重塑股份、国富氢能、治臻股份、捷氢股份、国鸿氢能等企业也曾先后递交IPO资料,但冲击上市之旅并不顺利。

其中,国富氢能、治臻股份已经终止IPO进程,捷氢科技则处在“已问询”状态。目前,只有亿华通先后在2020年8月及2023年1月登录科创板及港股,成为国内首个实现A+H上市的氢燃料电池公司。

即使是已经挺进上市圈儿的亿华通,盈利情况也并不理想。日前,亿华通曾发布公告称,2023上半年归母净亏损较去年同期6000万元增加约30%,营业收入相比减少约40%。

自2020年起,亿华通已连续亏损三年,且净亏损逐年扩大,公司在招股书中披露,亏损状态预计至少会持续到2025年。

一边是申请IPO后的几经波折,一边是成功上市后依旧无法避免的持续亏损。围绕上市难题,氢能企业的发展之路道阻且长。

氢能企业上市潮还要多久?

回答这个问题,要看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进度。氢能产业链长,技术闭环难度大,我国的氢能产业起步较晚,现阶段面临市场规模小、技术成熟度不足、政策补贴依赖度高等问题。

多重困难之下,氢能相关企业整体的营收表现不佳,IPO之路必然受挫。

但作为新兴产业,氢能企业要想完成IPO,离不开未来的行业政策、产业发展规模以及企业的核心技术。

在行业政策方面,自2022年3月发布的《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来,发展氢能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23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氢能政策密集发布,据索比氢能网统计,2023年上半年中央各部委共发布7项氢能相关政策,11省市发布24项氢能补贴政策。今年8月,六部委联合印发了《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标准体系的建立,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速。

产业发展规模方面,截至本文发出时,在天眼查输入“氢能”关键词,粗略统计已有5282家企业,98家央企已有40余家落子氢能,国内已经完成了氢能全产业链布局。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

企业的核心技术方面,从冲击IPO的几家氢能企业来看,东岳氢能主打的高性能燃料电池质子膜通过了奔驰6000小时测试,是国内氢能产业在质子交换膜这一“卡脖子”领域的强力推动者;重塑集团已发布额定输出功率220kW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最高可扩展至260kW,2023年上半年的燃料电池装机量位列国内第一;国富氢能则作为国内领先的氢能装备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2019-2021连续三年,车载供氢系统出货量及加氢站市场占有率名列行业第一。潮水终将退去,核心技术才是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本钱。

据多方调研显示,近期有多家氢能企业将上市计划提上日程,预计在2025年前后,氢能产业会迎来上市潮。

责编:张欣雨
碳索氢能网版权说明:
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氢能网或碳索氢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氢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