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详情

从“氢”出发:氢能产业的“破”与“立”

来源:中国氢能联盟 发布时间:2024-03-29 10:06:02

3月28日,“2024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下称“2024中国氢能展”)落下帷幕。在为期三天的展会期间,三百多家氢能企业集体亮相,展示前沿技术和产品;近百位中外嘉宾积极分享,探讨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新趋势。

因清洁、无污染、效率高、储存及输送性能好等诸多优点,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氢能国际合作正在开展。2024中国氢能展便以“厚植氢能新质生产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为主题,成为全球氢能产业开放、共享的国际性交流平台。覆盖氢能制、储、输、运、加、用等全产业链,本届展会亮点纷呈:重大氢能产业示范项目亮相,先进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设立,重磅政企氢能合作发布,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启动……

技术突破:多项先进成果闪耀氢能展,

2024中国氢能展开幕当天,不少观众站在一辆氢燃料电池车NEXO中国版现代汽车前,等待试驾。而在商用领域,部分企业亦展出了搭载最新技术的氢能重卡,同样吸引了众多目光。

在技术的持续发展下,氢能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终端应用场景案例层出不穷。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指出,“现在氢能很热,但是目前还是战略价值的热,我们需要把战略价值变成商业价值,这中间核心是氢能的性价比,要以绿氢低成本为源头,以多元化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为拉动,带动绿氢全产业链发展。”

在本届展会期间,以国家能源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发力氢能新质生产力,集中展示了多项氢能前沿技术。以国家能源氢储运创新平台、我国氢能领域首台(套)装备等为代表的一批凸显国家能源集团加速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装备首次公开集中在国家能源集团氢能创新服务链专区亮相。作为氢能创新集群,国能氢能创新服务链研发投入超过20亿元,包括多项国家级氢能专项平台、基地和国家级绿氢重大技术装备,以及51项国际国内氢能标准。其中,氢气品质移动检测车、一体化移动式燃料电池用氢质量分析仪、5MW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一体化测试平台、一站式海上绿色氢醇氨生产作业系统等多个先进氢能技术成果令观众大饱眼福。

绿氢制备技术环节也传来突破性进展新消息。本届展会上,亿纬氢能发布了全球首台100 kW AEM电解槽产品,成为当前最先进的绿氢制备技术之一。据悉,该100 kW AEM电解槽具有出色的电解水制氢效果,其负载调节范围更是达到了10~120%,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动,实现最佳的能耗比,展现出更强大的制氢能力与更可靠的制氢表现。

此外,金辰股份携“全球首套碱性电解槽全自动装配线”亮相展会,鲲华科技展示了新一代氢能重载干线物流方案……超过20多家氢能企业在本届展会上发布了新产品、新解决方案,为全球氢能市场的拓展提供新的动力。

中外对话:国际氢能合作潜力巨大

2024中国氢能展还设有国际展区,吸引了国际展团及30多家外资企业参展,展示国际先进氢能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助力外资企业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促进中外企业交流与合作,推动氢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国际氢能委员会执行董事史蒂文·利布雷希特(Steven·Libbrecht)表示,氢能产业在国际舞台上存在很多的合作机会,它需要我们建立更多的基础设施,设计更多的政策框架,这也就需要我们在政府界包括行业产生更多的合作,实现共赢。

围绕着氢能产业合作、项目投资、技术挑战以及标准建立,在本届氢能展期间,来自中国、英国、德国等政府、企业和机构代表展开对话,寻求相互赋能的合作机遇。

本届展会同期召开了首届中英能源对话氢能边会,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倪乐思在会上指出,氢能作为一种新的燃料来源对中英两国都至关重要。

“就中英氢能合作伙伴关系而言,我们已经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基础,值得注意的就是曼彻斯特和武汉之间的氢能合作伙伴关系。最近我们越来越多地在中英两国寻找更多地区性合作的机会,以加强两国的双边合作。通过分享政策实践,我们希望能够支持中国企业与英国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能够得到建立。”倪乐思认为。

实际上,作为在全球范围内颇受关注的二次能源,氢能产业的全球化推广同样离不开示范项目的示范效应。

在本届展会上,世界级绿氢生态创新区“氢洲”项目(下称“氢洲”项目)正式发布,国家能源集团将携手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打造全球领先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大基地。据介绍,作为标杆示范引领,“氢洲”项目致力打造成本标杆、储运标杆、规模标杆、场景标杆,并计划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同类型地区复制推广,后续依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落地。

氢能的产业化发展,离不开标准的支撑,这也成为近些年来氢能领域国际合作的重要议题。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张建伟指出,积极开展氢能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氢能标准化活动是落实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相关部署,推动氢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德国大使馆参赞于娜亦认为,中德两国不仅要在管理和投资方面实现氢能的经济性,并且还要在建立高技术标准方面加强努力,共同应对挑战,促进相互交流,进行高技术标准的合作。

责任编辑:water

碳索氢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氢能网或碳索氢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氢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