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访谈录
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产品技术 > 场景应用

云南率先拓宽应用场景,丽江开启“氢”行之旅

2023-08-15 17:31:16
作者:0来源:0
分享到: 

“起步蹬两圈后就感觉氢能自行车有动力了,2公里远的距离骑起来比普通自行车要轻松很多,很爽快。”一位骑行体验者说。

8月13日,“氢行丽江 氢近自然”2023年丽江氢能自行车投放仪式暨公益骑行活动在云南丽江大研古城玉河广场隆重举行,500辆氢能自行车首次亮相国际旅游名城丽江,不仅为该市广大市民及游客提供绿色、零碳、便捷的出行服务,同时,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出行新方式,呈现了绿色能源新风尚。当天,不少市民游客还体验了骑行氢能自行车,从丽江古城一路骑行至清溪水库。

中共丽江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李刚在活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丽江市氢能产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并开启了氢能产业化的良好开端。此次在全省率先推出氢能自行车应用场景,宣传展示丽江‘零碳氢旅’新理念,既是丽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实‘双碳’目标的具体实践,也是绿色低碳出行、惠及广大民生,身体力行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

开启“绿氢丽江”时代

随着投放仪式的启动,以氢能自行车为代表的应用场景开启了“绿氢丽江”的时代。据李刚介绍,目前,丽江市已建成全省第一座加氢站,建设了全省第一个绿氢零碳智慧工厂,开展了玉龙雪山氢燃料电池客车路试,启动了束河白沙氢能智慧小镇、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膜电极和催化剂产业化基地等氢能产业项目建设,积极创建全省绿氢基地和氢能综合应用示范区。

据了解,丽江市此次投放的氢能自行车助力最高时速23km/h,0.39L的固态氢能电池续航50—60公里,采用低压储氢技术,充放氢压力低、储氢量小、安全性强。目前投放的500辆氢能自行车试点运营区域北至东康小道,南至青山南路,东至青山北路,西至束河路。市民可通过微信、支付宝扫描车身二维码租车,在规划的停车站点一键还车。

“永安行是2016年11月推出的一款可以租用永安公共自行车和永安共享单车的APP,在中国公共自行车领域有6年的运营经历,在全国100多个城市有自己的运营管理团队。2022年9月,永安行宣布氢能自行车Alpha系列上市。该车采用低压储氢和换氢技术,是目前国内首款面向消费端(toC端)大规模量产的氢能自行车。”江苏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安行”)董事长孙继胜表示,永安行氢能自行车,是一种零碳环保、智能便捷的交通工具,在减少城市污染、缓解交通压力、促进丽江新能源结构转型等方面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云南第一个打造的氢能应用场景,永安行氢能自行车的落地应用,对打造“绿氢丽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近年来,丽江市统筹谋划、整体布局,积极推进“新能源+绿氢”产业发展,围绕新能源开发和氢能装备制造、氢能场景应用,先后与三峡集团、中石化、永安行、上海重塑、江苏投特等国内外领先企业达成系列合作。“一直以来,丽江市在‘新能源+绿氢’产业发展上阔步前行。”孙继胜强调,作为该产业示范项目建设中的一部分,永安行很荣幸地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孙继胜还向广大游客和市民展示了永安行自主研发的微型太阳能制充氢一体机。

打造金沙江中上游绿氢基地

多年以来,丽江市绿色能源资源富集,同时也是全球著名的旅游胜地,发展新能源和氢能,不仅是推动能源转型、带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更是打造“绿色名片”的重要路径。李刚指出,发挥丽江文旅品牌宣传推广和示范应用优势,推出“绿氢+储能”、“绿氢+文旅”、“绿氢+交通”、“绿氢+康养”等更多的示范应用场景。未来,丽江将坚定不移推进“新能源+绿氢”产业和“风光水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建设,立足丽江丰富的绿色能源资源优势和位于滇川藏三省交汇区的区位优势,将丽江打造成为“金沙江中上游绿氢基地”。

同时,丽江市氢能产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行业龙头企业的支持。三峡集团云南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献奇看来,“氢能代表着低碳和未来,开启氢能生活,是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双碳目标的具体体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一直以来与丽江市紧密协作,在绿电领域有着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三峡集团计划投资约1亿元科研资金助力丽江市开拓氢能场景应用,正在筹备建设的云南省首个氢能创新研发中心(三峡丽江负碳研究院)即将运营。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三峡集团清洁能源发展优势,充分发挥氢能产业链链长的作用,建设绿氢产业和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构建绿氢交通、绿氢热电联供等低碳场景,建设云南首个绿氢示范工厂,”王献奇表示,三峡集团将助推“绿氢丽江·零碳出行”绿氢交通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云南省氢能应用试点城市,认认真真的为丽江人民和全国游客奉献更多的清洁能源,为丽江建设世界旅游文化名城贡献三峡力量。

据悉,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丽江绿氢工厂一期、二期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4.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175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约102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7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约2768吨,减少灰渣排放量约3.6万吨。

责编:张欣雨
碳索氢能网版权说明:
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氢能网或碳索氢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氢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