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中国能建发布的2023年制氢设备集中采购招标公告(下称“招标公告“)预估总量125套电解槽让制氢设备供应商及相关企业再次摩拳擦掌了起来。
一位碱性电解槽供应商向势银能链表示,22年年底大家都说今年会是电解槽爆发的一个元年,但实际上目前今年的市场并没有达到预期。但这两天中国能建125套电解槽的利好消息,又给今年电解槽市场将如何发展盖上了一层名为“不确定“的面纱。
值得关注的是,在招标公告中,中国能建明确提出需要投标人提供相关业绩证明文件,要求包括——
标001投标人须至少有国内单台1000Nm³/h及以上碱液电解水制氢设备投运业绩不少于1项或合同业绩不少于10台;
标002投标人须至少有国内单套200Nm³/h及以上PEM电解水制氢设备投运业绩不少于1项或合同业绩不少于3套。
在众多布局电解槽的玩家中,满足上述条件的企业不超过十家。
同时,也可以看出现阶段,应用端客户对于关注碱性电解槽能耗、电密指标以外,已经对厂家的项目业绩经验、第三方认证以及耐久性相关数据的测试报告等更多方面提出了要求。
这一市场新动向,意味着什么?
目前,布局电解槽的企业接近300家,行业已经有了“内卷”现象,而这不仅仅只体现在能耗以及电密上,更加直观地体现在了电解槽的价格上。在目前市场还处于培育期的阶段,碱性电解槽报价已经低至600多万,与高昂的电解槽成本、纯化设备成本以及较长的付款周期相比,电解槽厂家的利润似乎也没那么高。
在应用端客户对电解槽厂家的项目业绩经验提出要求后,能够避免出现扎堆投标等问题,电解槽行业目前激烈的价格战也将得到一些缓解。
此外,电解槽的耐久性问题也是行业非常关注的话题之一。某头部碱性制氢设备厂家负责人告诉势银能链,目前行业内已经出现的问题原因有几类,第一是在电解槽的内部包括材料以及结构设计上的问题导致的爆鸣、内爆、漏碱,而这需要供应链在成熟度上以及厂家对于电解槽内部结构设计理解程度上进行提高。第二是出现在BOP框架上,出现的问题包括起火、燃烧、泄漏等,这就需要厂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重视产品的质量把控。第三则是电解槽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产业还需要进行磨合。
现阶段,应用端客户逐渐重视电解槽除能耗、电密外,包括耐久性、测试等方面,而这一市场的新动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助推电解槽行业逐渐走向规范。
行业标准正逐渐完善
8月8日,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这是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其中包括了158项氢能标准规划,部分为国家强制标准。
10月12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下达2023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修订计划及外文版翻译计划的通知。其中氢能产业相关标准14项,包括了氢气输送管道焊接技术规范、电力制氢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低碳清洁氢能评价标准、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性能测试规范等。
目前,电解槽还算刚刚切入到化工装备这一角色中,整个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标准体系的建设去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相信伴随着标准的建立和完善,电解槽设备性能与供应链成熟度不断提高,绿氢示范应用项目进一步推广,电解槽行业也将在能源化工领域实现真正的“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