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提出,支持制氢用氢降碳,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支持建设绿氢炼化示范工程,推进绿氢替代。
通过绿氢替代,推动炼化等工业领域脱碳,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被普遍视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指出,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备绿氢,从而实现储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再分配,并促进难以脱碳领域如交通、冶金、建筑等领域脱碳。
01 电氢耦合发展优势明显
作为应用广发的零碳绿色能源,发展绿氢的意义在当下已成为共识。在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刘建国看来,绿氢的主要优点是电解水过程中,电消耗量来自可再生能源,与传统化石燃料制氢相比,在碳减排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是推动交通、化工或钢铁等碳减排难度较大行业脱碳的重要解决方案。
“绿电可通过绿氢实现储存、运输,从而实现氢电耦合,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刘建国表示,“双碳”目标下,绿氢在电力系统具有其它能源产品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他认为,可再生能源电制氢是未来氢能发展的主要方向,将应用于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各环节,呈现电氢耦合发展态势。
氢能与电能耦合形成“电氢能源体系”,是能源转型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宗亮认为,“电-氢”耦合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氢作为柔性负荷,具备宽波动可调可行,可大幅降低一体化基地的新能源弃电率,提高新能源整体利用率。相较于传统的一体化基地新能源弃电率控制在10%以内,加入制氢负荷后,可将新能源弃电率控制在5%以内。
由于拥有的多重优势,近年来,绿氢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不断加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邵志刚指出,从全球来看,截至2022年,产业链目前共有228个氢气项目,其中,已宣布的17个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超过1GW,低碳氢年产量超过20万吨。他强调,“能源变革需要氢能,氢能是实现能源低碳化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国内,绿氢发展势头也同样迅猛。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编写的《国际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简称《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全国已建成和规划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达410万吨/年,2022年全年电解水制氢项目约52个。预计到203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新建投资规模将达到3750亿元,绿氢产能接近副产氢。
02氨氢融合促进深度脱碳
氢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目前,氢在燃料电池汽车、热电联产、氢冶金、绿氢化工、绿色建筑等领域的应用都已取得较大突破。例如,在绿氢化工领域,利用氢气加成二氧化碳制备甲醇,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在氢冶金领域,富氢高炉、氢气竖炉等绿色冶金技术也进入示范应用阶段。未来,氢能将助力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深度脱碳。
刘建国认为,氢能的应用领域和场景具有很强的多样性,除了用作燃料,还可作为原料应用于多个领域进行深度脱碳,主要包括工业原料、工业供热、交通运输、住宅取暖、发电等。他建议,深化氢能应用,利用不同地区的风光等资源,积极开展绿氢示范工作,推进绿色化工、绿色钢铁、绿色交通、绿色航运等多场景规模化应用。
其中,由绿电制取绿氢,再由绿氢制取绿氨的方式,正在从绿氢的众多应用场景中脱颖而出。“氨氢融合能源体系将助力氢能发展,”刘建国指出,绿氨既可以作为储氢介质,同时也是相对廉价的零碳燃料。在他看来,作为解决氢气储运和应用的有效技术路线,氨氢能源体系的建立,对氢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张宗亮认为,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绿氢、绿氨能够实现工业领域化石能源替代,帮助冶金技术进步,改善建筑、交通领域碳排放。在中国“双碳”目标下,为安全高效消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充足的灵活性资源,以氢为基础的绿氢、绿氨、绿甲醇,是辅助构建高灵活性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途径。
根据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统计,我国2022年合成氨产量约为6000万吨、合成甲醇产量约8100万吨,其氢气需求量分别达到约1059万吨、1012万吨,绿氢替代潜力巨大。其中,风光一体化绿氢合成氨项目市场关注度最高。从项目分布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其中内蒙古多伦县风光储氢制绿氨项目规模达到60万吨。
03制氢技术进步成为关键
当前,包括蓝氢和绿氢在内的“低碳制氢”取代传统能源制氢的速度正在加快。根据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预测,到2025年,中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4058万吨,到2030年,中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4910万吨,届时,电解水制氢供应量约为1100万吨/年,相当于75~100GW电解制氢容量。
随着绿氢替代需求的加快,制氢技术进步的重要性正在显现。在刘建国看来,电解水制氢技术急需进步。“要发展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负荷可调范围广的电解水制氢技术,”他表示,从材料、性能、效率和成本来看,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ALK)和质子交换膜制氢技术(PEM)两种主流电解水技术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
刘建国指出,虽然碱性电解水技术成熟、成本较低,但可调节范围小,响应时间慢。在特定的应用场景(如车规级氢能、波动性可再生能源)中,PEM的响应速度快、可调范围广等优势日渐明显,国际、国内许多新建项目已经开始选用PEM电解槽。
据了解,国外的PEM电解水制氢技术起步较早,已开始进行商业化推广,目前国际领先水平为直流电耗小于3.9kW·h/Nm3,单槽产氢量达到500Nm3/h。在各国PEM制氢设备厂商中,美国普顿、美国康明斯、德国西门子等公司有明显的技术领先优势,且均已推出可用于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能的兆瓦级产品。
《报告》显示,现阶段,电解水制氢占全球氢气产量不足1%,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的扩大和成本的下降,以及碱性(ALK)、质子交换膜(PEM)与固体氧化物(SOEC)电解水制氢技术水平逐渐提升,电解水制氢综合成本预计在10年内下降50%以上,将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制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