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作为新兴产业,崛起需要全民皆兵。
4月12日,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揭牌。作为国内公认的氢能产业链的“链长”,中石化打造的氢能装备基地布局完备。
据公开报道,该基地面向制氢、加氢市场,充分发挥中石化核心技术攻关、成套装备集成,以及运维保障服务等优势,形成了包括氢气压缩机、加氢机、顺序控制盘、站控系统等装备在内的产品线。
行动反映思路。打造制造装备基地,自然也反映出中石化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的行动目标。不过,让外界疑惑的是,从电解槽到压缩机,“中国第一氢能公司”需要什么都布局吗?
眼下,国内氢能装备的订单可谓“狼多肉少”,随着央企入局,在订单竞争中,本不占优势的大多数氢能装备民企,处境或将变得严峻,一场行业大洗牌正在酝酿。
一体化的潮流
深入看,不只中石化的氢能布局事无巨细,中能建、中石油的氢能布局亦倾向于完备。
以中能建为例,2021年底,其便斥资50亿,成立了中能建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能建氢能”),以统筹引领集团氢能业务发展。
企查查显示,中能建氢能目前已对外投资11家企业,包括能建绿氢(石家庄)新能源有限公司、能建绿色氢氨新能源(松原)有限公司,以及青启未来(北京)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
数据源自企查查
除了对外投资外,中能建在设备、项目层面亦有建树。
具体看,设备方面,早在2023年10月,中能建便下线了1500标方碱性电解槽,额定工况下直流能耗4.3千瓦时每标方氢气,最大产氢量可达2000标方每小时;
项目方面,截至2024年3月,中能建已在国内投资建设至少11个大型绿氢项目,总投资超1300亿元,规划绿氢产能超30万吨。
身为氢能领域的“链长”级企业,中石化、中能建全面布局并无可厚非,但其行动能否带动氢能产业链发展却需要辩证看待。
《经济参考报》曾在《培育国有企业成为现代产业链“链长”》一文详解“链长制”。文章指出,链长相当于“头雁”,是起领飞作用的,对其他企业不是支配控制关系,而是提供联结条件或者技术支撑,组织协同攻关和共性技术研发,是作为“队长”带队一起奋进的。
文章认为,企业要想成为“链长”,首先要在技术、资源和人才等方面拥有硬核实力;其次要有全局观和使命观,不能仅仅站在一个企业立场看问题,要统大局,看长远,必要时甚至需要牺牲一些企业利益,做铺路石。
相比于专注主业的民企,中石化、中能建,上至项目开发,下到装备制造的策略,是否与《经济参考报》提出的“链长”标准相符呢?
“供需”端的痼疾
眼下,我国已初步掌握氢能各环节的工艺与技术,然要想将氢能塑造成领先产业,我们不仅要让中石化、中能建等“链长”发挥榜样作用,更应让有实力的民企参与进来。
从民企角度看,相比于项目、装备两手抓的央国企,民企也有自身的问题,大家都在卷,卷产品、卷技术。
以制氢设备为例,据业内不完全统计,2019年国内电解槽企业不足10家,而到2023年,业内有传言,国内布局电解槽的企业已超300家。
入局企业暴增的同时,新产品发布亦“你方唱罢我登场”。据碳索氢能网梳理,2023年国内发布电解槽的企业多达42家,相较2022年,已实现翻倍增长;产品技术上,4条路线全部覆盖。
不过,供需方面却存在错位。
产能方面,有业内数据显示,到2023年底,国内电解水制氢设备厂商名义产能高达到38GW;需求方面,据国泰君安研报数据,2023 年电解槽的需求刚超3GW。
进入2024年,项目进展放缓下,矛盾似有加剧之势。
据碳索氢能网梳理,截至4月11日,2024年公开的制氢设备招标项目仅4个,分别为许继电气宁夏风光火氢大型能源项目、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圣圆能源风光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绿氢能项目、大唐多伦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
诚然,今年来制氢设备招标减少与项目进度放缓亦有关。业内人士亦对下半年市场持乐观态度。然而,不可不察的是,中石化、中能建入局后,制氢设备企业的内卷升级。届时,民企又该何去何从?手握项目的巨头,又将如何在内部产品与外部产品间选择呢?
经济学界流传着一则铅笔的故事。一支铅笔的诞生,需要经历原木、加工等多道程序。每道工序背后又对应着不同专业人士的付出。
回到我国氢能产业,我们的看法是,其繁荣发展亦需要分工。越分工,越专业,越具竞争力。
(以上观点,均仅为笔者的一点看法,或有偏颇之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