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文件明确要求,投标人必须至少具有6套1000Nm³/h及以上水电解制氢成套设备供货合同业绩。若以单套设备1000Nm³/h规格估算,此次采购的制氢装备总规模将高达80000Nm³/h,折合400MW。
要知道,2023年和2024年,国内电解槽公开订单量也才1453MW和1166MW。
据碳索氢能网梳理,中国天楹在东北地区至少已有6个大型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正在推进,且多个项目已开工。此次招标的80制氢设备,很有可能用于中国天楹在东北的项目。
此前,碳索氢能网曾与国内多家头部电解槽企业有过关于2025年订单的预判交流,我们也发现,不少企业对2025年国内电解槽市场持谨慎态度,仍担忧订单增长动力不足。然而,市场总是充满变数与惊喜。近期,多方迹象表明,2025年或将成为国内电解槽市场的转折之年。
综合今年已确认订单、已招标但尚未确定中标人订单,以及部分潜在大型订单和其他零散项目初步推算,碳索氢能网认为,2025年国内电解槽订单量有望突破3GW大关,超2023年和2024年两年订单量的总和。
注:部分项目未公开具体电解槽规模,本文暂参考中石化库车项目“1万吨绿氢配置26台1000Nm³/h电解槽”来估算,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实际公开信息为准。
1.6GW订单已确认
2025年以来,国内电解槽订单市场便已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碳索氢能数据显示,在今年一季度,中煤集团10万吨液态阳光项目、新疆沙湾市10万吨绿氢制60万吨绿氨项目、俊瑞峻昌能源制氢基地等19个项目纷纷启动电解槽采购工作,累计订单量达481.7MW。
其中,沙湾市绿氨项目制氢总规模高达10万吨/年。据公开信息,目前该项目仅与派瑞氢能签署协议,据碳索氢能在签约现场了解,本次协议包含30套1000Nm³/h电解槽订单(目前未得到派瑞公开确认具体订单量)。也就是说,该项目后面仍有一部分订单释放。
此外,近期还有大型制氢项目加速推进,且已明确电解槽供应商。
4月23日,再生绿氢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80万吨绿色氢氨合成工厂项目完成完成签约,项目总投资180亿元。该项目年产12万吨绿氢/80万吨绿氨,计划配置112台2000Nm³/h方形碱性电解槽,且已明确电解槽将由北京亿境星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这意味着,这1120MW的电解槽订单,已经内定了。
550MW订单正在招标中
如上文介绍,目前中国天楹正在招标80套制氢装备(此处暂定400MW),预计一个月后会公布中标结果。除了中国天楹外,还有几个项目的制氢装备正在招标。比如:
鹏飞氢美宁城县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该项目由鹏飞氢美(宁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规划建设电解水制8000吨/年绿氢及15万吨/年绿甲醇。3月25日,该项目发布电解水制氢设备等主要设备招标公告,预计电解槽规模超100MW。目前尚未公布中标结果。
吕梁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材料产业园区光电制氢一体化建设项目:该项目由吕梁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7.7亿元,年产氢量1300t。2月25日,项目发布28台2MW(400Nm³)AEM电解槽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招标公告,同样尚未公布中标结果。
超1GW订单即将招标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批“待招标”的大订单正蓄势待发。据了解,目前国内有部分绿氢项目已明确表示将于2025年内投产,但尚未公开采购电解槽。在项目投产前,肯定先完成电解槽采购,这又产生了一批订单。例如:
金风科技兴安盟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该项目由金风科技投资建设,总投资136.65亿元,年制氢量9.22万吨,共分两期建设,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绿色甲醇50万吨,是全球首个大规模风电绿甲醇项目。该项目于2024年4月正式开工。2025年4月15日,一期项目的25万吨甲醇的生物质气化炉完成吊装;4月28日,中化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中标电解水制氢厂(一期)T+EPC工程总承包,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投产。也就是说,一期25万吨绿色甲醇4.61万吨绿氢项目,至少需要100套1000Nm³/h电解槽(500MW)。
中广核200万千瓦风电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该项目由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建设投资,总投资约160亿元,年产氢10.16万吨,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计划总投资71.4亿元,年制氢量5.08万吨,计划2025年12月投产。那么,该一期项目需要配备的电解槽也在500MW左右。
零散订单若干
上述数据仅根据几个已公开的大型制氢项目统计。如果参考前几年的电解槽订单情况,还会包括一些不公开招标的订单,但这些订单可能会在最后才公布供货或交付信息。算上这些零散的订单,2025年国内的电解槽订单量将迎来高增长。
碳索氢能网 https://h2.solarbe.com/news/20250506/50002145.html
碳索氢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氢能网或碳索氢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氢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2025-05-06 15: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