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中国石油自主知识产权的千方级碱性电解水制氢智能系统在独山子石化公司成功投入运行。这是独山子石化重塑产业链价值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一环。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项目于今年5月18日开始施工,8月21日正式通电,具有清洁无污染、能源利用率高、安全稳定性好、成本低、可间歇反应等优势,专有技术由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独山子石化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发,一次试验成功。
邹才能院士致辞,并宣布千方级碱性电解水制氢智能系统正式投运。他说,氢能是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是与油气工业融合发展的最佳伙伴。全球能源生产消费大国都在加快建设“绿氢工业”,中国石油绿色转型需要加快构建绿氢制储等全产业链体系。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具有技术成熟度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最现实的绿氢获取方式之一。2022年3月,中国石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中国石油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任立新相继作出指示,要求加快碱性电解水制氢产品的研发力度与进度。
邹才能说,本次现场投运,不仅标志着我们在新能源技术上的突破,更标志着我们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创新、合作、共赢”的精神,携手创新,为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更多新能源力量。
氢能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能源。氢能具有不含碳、可储存热值高、可持续发展的优点,是实现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氢气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醇以及石油炼制过程的加氢反应。目前独山子石化公司氢气用户包括:炼油部分各加氢装置、天利高新石化和天利集团的石油萘装置。氢气的来源除了天然气制氢装置,还有乙烯裂解粗氢、重整氢,其中乙烯裂解粗氢、炼油重整氢等工业副产氢属于蓝氢,天然气制氢装置所产氢气是化石燃料制氢属于灰氢,天然气制氢装置的转化炉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气,存在能耗高、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量高的弊端。
在可替代天然气制氢的技术中,电解水制氢技术可以实现“零碳”制氢。该技术通过电解的过程将水直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生产的粗氢(纯度≥99.8%)经过纯化工艺处理后可以获得高纯氢气(纯度≥99.99%),满足加氢装置使用氢气的工艺指标要求。电解水制氢当其电力来源是可再生能源(光伏、风能发电等)时,制氢过程中没有二氧化碳产生。
新疆具有丰富的光热、风力等可再生资源,具备建设大规模光伏电站的条件,随着光伏发电的成本逐年降低,大规模光伏电站耦合电解水制氢的生产模式将更具优势,未来有望替代化石能源成为制氢的主要方式,可以为石化企业实现双碳目标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中国石油将绿色低碳纳入发展战略,提出了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以此为契机,独山子石化公司和深圳新能源研究院合作,进行碱性电解水制氢工业试验项目建设。电解水制氢系统的电解槽、辅助设备等由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提供,其核心技术为深圳新能源研究院自主研发,独山子石化为工业试验的运行提供公用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安装。通过工业试验,形成中国石油自主的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助力中国石油炼油企业转型发展,后期可以将该技术推广至中国石油各炼化企业,加快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推动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