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详情

铺设输氢管道100公里以上!贵州省盘州市发布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来源:盘州市人民政府、全球氢能 发布时间:2023-09-13 11:55:16

近日,贵州省盘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盘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年)》。

一、发展路径

盘州市适宜发展氢气生产、氢能综合利用和装备制造等具有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细分领域。近期主要发展焦炉煤气提纯制氢、氢能公交、氢能重卡和热电联供示范应用,积极发展整车生产制造和燃料电池系统集成;中长期重点发展氢气制储运装备以及化工原料合成、氢储能、氢能发电和热电联供等氢能应用,关注燃料电池关键部件、氢能产品检测、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液氢等发展机会。

1、重点发展焦炉煤气副产氢提纯+CCUS,依托煤焦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焦炉煤气副产氢资源,鼓励焦化企业投资建设氢气提纯装置。同时,通过结合CCUS技术,实现煤化工产业深度脱碳和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并推动灰氢向蓝氢转变。

2、大力发展氢能综合利用,依托煤炭运输场景,开展氢能运煤重卡示范应用,以规模化氢能重卡需求牵引整车改装企业和系统集成商落地,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延长氢能链条,以焦化项目为龙头,配套落地氢气合成氨、合成甲醇、苯加氢、双氧水、煤焦油加氢和合成尼龙等项目。

3、积极发展氢能装备制造,围绕氢气制储运、液氢装备、整车和燃料电池发动机等环节,积极引入国内外领先企业落地,完善氢能产业链条,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4、选择发展燃料电池关键部件、氢能产品检测、液氢等产业,以整车和燃料电池系统项目为龙头,增强关键部件本地化配套生产能力。

二、发展目标

盘州市氢能产业发展目标分为近期(2022—2025年)和中长期(2026—2030年)两个阶段,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1、近期发展目标(2022—2025年)

近期为产业导入阶段,主要由政策驱动市场应用。率先以焦炉煤气制氢为起点,以公交和运煤重卡为突破口推动示范应用,积极布局热电联供和氢能发电,开展制氢、储运、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盘州市氢能产业示范效应。

氢能供应。氢气制取方面,建成4座制氢厂,氢气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年(市内需求0.39万吨,外输氢气1.61万吨),并结合CCUS等技术,降低氢气生产碳排放至14.51kgCO2e/kgH2以下;建成液氢工厂2座。基础设施方面,建成加氢站7座以上;铺设输氢管道17.2公里以上;运氢管束车达到3辆以上。

推广应用。开通2—3条燃料电池示范公交线,累计推广燃料电池公交3辆以上;围绕特定煤矿、洗煤厂、焦化厂、火电厂、货场等煤炭物流运输场景,累计推广燃料电池重型牵引车、自卸车300辆以上;燃料电池热电联供规模达到4MW以上。争取和成都、重庆等城市加入第三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产业培育。培育引进一批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整车生产、氢能装备企业、燃料电池汽车运营与配套服务企业,整车产能达到700台套/年;系统产能达到80套/年;平台建设方面,建设2个氢气检测中心,推动建设1个氢能产业发展示范园区(盘北经济开发区)和1个氢能小镇(柏果氢能小镇)。到2025年产值达到30亿以上。

2、中长期发展目标(2026—2030年)

中长期为产业扩张阶段,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氢能供给能力持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氢能应用领域逐步扩宽,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形成氢气制取、储运、加注和应用的氢能产业体系。

氢能供应。氢气制取方面,总共建成10座制氢工厂,技术路线包括焦炉煤气提纯制氢、光储氢一体化等,5个液化氢工厂,氢气生产能力达到8.5万吨/年以上,充分满足全市氢能产业示范项目运营及周边用氢需求(市内氢气用量5.48万吨,外输3.02万吨),并结合CCUS等技术,降低氢气生产碳排放至4.9kgCO2e/kgH2以下。基础设施方面,建成加氢站60座以上;铺设输氢管道100公里以上;运氢管束车达到10辆以上,形成完善的加氢网络体系。

推广应用。累计推广燃料电池公交达到30辆。在全市主要煤矿、洗煤厂、焦化厂、火电厂、货场等煤炭物流运输场景,累计推广燃料电池重型牵引车、自卸车7000辆以上;试点开展建筑、发电和化工原料合成等场景的示范应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规模达到7MW以上。

产业培育。重点培育和引进氢能产业企业10-20家以上,培育龙头企业2—3家,建设氢气检测中心4个,产业集群初步成型,整车产能达到3000台/年;系统产能达到500台套/年。到2030年产值达到60亿以上。

三、发展战略

积极把握氢能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市场的作用,整合和调动各方资源,立足自身优势,以氢能利用为导向,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全面推动氢能发展,并通过实施“13346”战略,构建氢能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生态。

“13346”战略具体内容为:

一个目标:打造西南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示范区的总体目标;

三个方向:把握氢气生产、氢能利用和装备制造三个产业发展方向;

三个定位:做好氢能源输出、应用和氢能装备制造聚集的长江以南的氢能产业聚集高地、贵州省首个“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氢能示范及产业聚集区、贵州省氢能产重卡应用示范区三个产业发展定位;

四个场景:明确交通、化工、建筑和发电四个示范应用场景;

六大工程:实施氢能保障工程、示范应用工程、产业培育工程、招商引资工程、模式创新工程和平台建设工程。

四、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

(一)发展重点

充分考虑盘州市的资源禀赋、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经济实力、科技创新、人才基础等因素,结合对国内外氢能技术成熟度、产业发展趋势和细分领域市场前景的判断,提出产业发展导向。盘州市适宜发展氢气生产、氢能综合利用和装备制造等具有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细分领域。近期主要发展焦炉煤气提纯制氢、氢能公交、氢能重卡、热电联供示范和氢能发电应用,积极发展整车生产制造和燃料电池系统集成;中长期重点发展氢气制储运装备以及化工原料合成、氢储能和热电联供等氢能应用,关注燃料电池关键部件、氢能产品检测、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液氢等发展机会。

(二)空间布局

“一轴、两翼、多点”

结合盘州市各乡(镇、街道)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功能定位,突出集群发展优势,打造氢能产业发展格局。

一轴:指柏果至鸡场坪至红果至响水、大山。依托天能焦化等重点企业,重点发展氢气制储输用及氢能装备制造,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氢气制取、储运装备等氢能企业,集聚一批研发中心、检测和认证中心等,打造盘州市氢能产业中心轴。

两翼:指以天能焦化为中心的盘北,以新光焦化为中心的盘南。围绕两翼布局,驱动盘州全市氢能产业及关联产业发展,带动六盘水及黔西南、毕节等周边市(州)、辐射贵州省和云南省周边地区构建盘州供氢链。依托天能焦化、宏盛焦化、宏源焦化、威箐焦化、盘江新光等企业煤焦化项目,重点发展焦炉煤气副产氢提纯,强化氢源保障能力建设,打造盘州市氢能发展的两翼。

多点:因地制宜,推动淤泥、羊场、红果、石桥、响水等各乡(镇、街道)开展氢能多元化场景示范应用。率先在刘官街道、柏果镇、鸡场坪镇、淤泥乡开展氢能公交、氢能重卡、热电联供等领域示范应用。加快推动主城区、各乡(镇、街道)联动,积极鼓励各地围绕氢能公交、氢能巴士、氢能重卡、热电联供、分布式发电、氢能化工等应用领域开展示范应用,形成多点示范应用格局。

五、主要任务

(一)氢能保障工程

1、氢能供给体系建设。根据盘州市资源禀赋和工业副产氢基础,适应近中长期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应用需求,统筹规划市内涉氢企业和制氢项目,分阶段建设制氢基地,逐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可靠、价格低廉的氢能供给保障体系。

2、氢气储运体系建设。根据盘州市氢能产业发展实际需求、氢气运输距离、运量和氢能储运技术成熟度等因素,采用先进储运产品和科研成果,综合运用气态储运、液态储运和固态储运等技术,力争构建大规模、多元化、低成本、低碳化、安全化的氢气储运体系,保障盘州市氢气需求,支撑盘州市氢源外输。

3、加氢网络体系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统筹做好盘州市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

(二)示范应用工程

准确把握盘州市产业基础、煤炭物流、基础设施和能源消费特点,结合氢能和燃料电池产品技术成熟度,找准应用场景,推动氢能产业试点示范,打造多元化、规模化、商业化的终端应用场景,为新装备、新技术提供实证场所。积极参与成渝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申报。

(三)产业培育工程

强化外部项目引进。通过构建有利于氢能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以氢能终端利用带动整个行业发展。重点围绕氢气生产、氢能装备制造和氢能综合利用等领域,着力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具有带动作用的国内外龙头优势企业到盘州落户,实施一批产业链重大项目,实现建链、补链、强链与扩链,完善氢能发展体系。

注重内部企业培育。积极引导和鼓励市内氢能产业企业立足自身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加大氢能产业投入力度,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四)招商引资工程

以重大氢能综合利用项目为基础,加强产业链上下游重点环节招商。

(五)模式创新工程

在氢能示范应用过程中,还需要鼓励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解决燃料电池汽车购车成本高、氢气价格贵、加氢便利性差、私人用户购置积极性不高等痛点,打通氢能产业“堵点”,形成可持续的商业运作模式。

(六)平台建设工程

围绕盘州市氢能产业发展目标,打造高质量发展支撑平台,统筹推进一园、一镇、一平台、两中心建设,推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zhangxinyu

碳索氢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氢能网或碳索氢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氢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